8种常见的月季病害防治,看这一篇就够了
-种月季最怕什么? -病虫害。 -有没有更可怕的? -南方的病虫害。 几乎所有种植月季的花友,都会面对「病虫害」这个月季的头号大敌。每个人都曾束手无策过,经历了许多死亡与失败,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全面解析月季种植过程中常见的各种病害,帮你轻松种花,享受真正的种植乐趣。 *由于篇幅过长,月季常见虫害下一期再与各位分享。 1.白粉病 ▲白粉病-叶背面 ▲白粉病-叶面 ▲白粉病-粉末状 -症状: 一般发病点集中在中上部嫩叶、嫩枝。白粉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者背面会出现红色或者红褐色的小斑块,小斑块处出现扭曲并且有细微的白色颗粒;后期白色颗粒变多,逐渐形成一层粉末状;严重时候枝条、嫩尖、嫩叶上布满白色粉末。 -发病规律: 1.春秋两季高发,主要是因为天气干燥,小环境通风不良,光照不足; 2.花苗营养过剩,主要是氮肥过多(症状表现为:植株生长过于快速,叶片肥大水嫩,徒长); 3.大雨过后暴晒,也容易感染白粉病。 -防治:白粉病以预防为主。 -环境预防: 1.在春秋干燥季节注意月季周边环境的湿度,及时补充水分; 2.春秋季节也是月季的花季,多用磷钾肥促进根系强大植株健壮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3.加强通风,给足光照。 -化学预防: 一般在春秋没生病的时候开始,如果连续几天阴雨晴天后要及时预防,15天一次。 -治疗: 发病初期可以使用菌消乐治疗,同时剪去患病叶片。 -喷药的正确姿势: 1.先喷叶片背面,水压要大,以冲掉孢子、菌群; 2.第二遍喷正面,冲掉白粉粉末使药液能够有效残留在叶片上。 2.黑斑病 ▲黑斑病-斑点 ▲黑斑病-斑点周围黄化 ▲黑斑病-斑点扩大 -症状: 主要发病在中下部老叶子上,尤其是接近地表的部分。初期叶片正面出现红褐色/黑褐色斑点,斑点会逐渐扩大,周围出现黄化。严重时整棵花苗叶片脱落干净,甚至死亡。 -发病规律: 黑斑病主要发病的诱因就是水,连续长时间的湿润环境加上相对较高的温度会使黑斑病病菌快速繁殖导致蔓延。所以高温高湿环境,尤其在夏秋大雨过后非常容易发病。 -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 -环境预防: 1.在春末夏初雨季来临的季节尽可能的减少月季长时间不间断的淋雨。 2.修剪过于密集的枝条以及植株底部过多的老叶片。 -治疗: 发现病斑后及时处理掉病叶,喷菌消乐治疗,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喷药的正确姿势: 1.主要喷施中下部叶片; 2.叶片正面、背面,花苗周围的地面都要喷洒。 3.枯枝病 ①老枝,长势弱,营养不良的枝条容易出现▼ ②严重缺少更新枝,或者其它病害造成叶片脱落导致植株整体活性、抵抗力下降造成的▼③施肥过度、高温高湿、光照不足造成的嫩枝快速感染,基本无法挽救的状态▼ ④太阳灼伤,环境恶劣,营养不良造成的▼⑤长期高温多雨,空气不流通▼⑥新苗严重缺肥造成的▼ -症状: 枝干上出现褐色、紫色的病斑,茎表皮出现纵向裂缝;病害后期病斑凹陷,嫩茎出现黑色斑块。发病严重时,病部以上部分枝叶萎缩枯死。 -发病规律: 1.环境长期高温多雨,空气不流通; 2.肥水不足,植株生长不健壮; 3.高温多雨季节发病,主要集中在老苗、没有多少更新枝、以及营养不良的植株上。健康植株很少发病。 -物理防治: 1.修剪时剪掉病枝并销毁; 2.日常养护中施肥要跟上,一般发病植株多数为营养不良长势瘦弱造成的; 3.生长季节修剪注意避开下雨天,以免伤口感染。 -药物防治: 1.冬季用石硫合剂清园; 2.平时定期喷洒广谱性杀菌剂预防,比如菌消乐等。 4.根瘤病 -症状: 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等有伤口处,瘤状物逐渐膨大,导致花苗生长缓慢乃至停止。 -原因: 1.根瘤菌通过土壤、雨水等媒介进入花苗的伤口处形成感染导致; 2.根结线虫钻到根系,咬出伤口导致感染。 -治疗: -根瘤菌导致的根瘤病: ①将根瘤掰掉。 ②在伤口处涂抹涂杀菌药。 ③药物推荐:酒精/硫酸铜溶液(倍)/链霉素(-单位)。 -根结线虫导致的根瘤病: ①使用杀虫药将线虫杀死。 ②掰掉根瘤后在伤口处涂抹杀菌药。(药物同上) 5.霜霉病 ▲霜霉病-初期 ▲霜霉病-发病 ▲霜霉病-斑块 ▲霜霉病-溃疡 霜霉病是月季最具毁灭性的病害,可谓月季病害里的头号杀手:对月季的嫩枝、嫩叶、花苞危害极其严重,发病时间短,传播速度快,往往24小时就会造成毁灭性灾难,是最容易被忽视最容易造成绝收的病害。 虽然霜霉病很厉害,但是它的发病条件比较苛刻,要求湿度必须%。所以它主要是温室病害,对花友来说很少见。 -症状: 当叶片挂满水珠或者种植环境湿度过大时,仔细观察叶片背面会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的毛。当看到叶片上有不规则的红色/红褐色的小斑块,偶尔有斑块出现溃疡状的时候就已经发病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用药基本很快就会传播出去。 -发病规律: 1.霜霉病一般在温室大棚比较容易发病:通风不好,长时间低温寡照,或是植株氮肥过多叶片过于肥嫩; 2.露天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下也很容易发病; 3.在低温,高湿度,湿度达到%时候极其容易发生,一般10月-3月份是发病高发期。 -防治:以预防为主。 -环境预防: 1.种植密度不能过大,注意种植环境通风; 2.在发病季节多使用磷钾肥提高花苗抵抗力; 3.在植株叶片边缘锯齿上出现水珠的时候要及时喷药预防(这时已经达到了霜霉病快速扩散的基础了,必须防治了) -药物预防: 1.在低温高湿的季节的晴天要及时喷药预防(主要是大棚以及有阳光房的花友,露天种植只要密度不是非常大的花友基本不用考虑) 2.从9月底起,每半个月使用一次菌消乐进行预防。露天种植在下霜后基本可以停药,到次年月季嫩枝长到15厘米,3-4片叶子的时候继续预防。 -药物治疗: 1.当出现病变的叶片时(病斑在叶片上成溃疡或者水渍状,叶片背面长有灰白色像霜一样的孢子),要加强通风,及时喷洒菌消乐进行治疗。 2.治疗霜霉病的药都是内吸性非常好的,所以只需要喷到叶片上就可以,但是为了彻底的消灭病菌最好是全株喷洒。 -物理治疗: 针对温室大棚:在晴天的上午10:00喷药然后把大棚所有的通风设施关闭,使大棚内温度升上到30℃以上,超过3个小时,这样一来大多数的霜霉孢子就死掉了。 6.灰霉病 -症状: 灰霉病主要危害嫩枝、花苞、花瓣。表现为基部叶片、嫩枝的中上部突然出现溃疡,溃疡处长出来很多灰色的毛,整个枝条在溃疡部分以上叶子全部蔫掉死亡。或者在小苗的基部病变,整个植株的叶片堆成一团,花苞变形严重,花瓣上出现灰色病菌孢子。 -发病规律: 多发于早春、晚秋、冬季等低温高湿光照少的环境。 -预防: 1.在低温季节加强通风,保持环境干燥; 2.及时清理落叶枯叶; 2.在早春发芽时开始10天喷1次杀菌剂(菌消乐等)进行预防。 7.黑腐病 黑腐病其实就是花友所说的黑杆,这个病一般发病率不高,当出现黑杆就说明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失去光泽,植株生长放缓,嫩芽变的水嫩并且颜色变浅,发病时候严重情况直接整株无故萎蔫,基部枝条变黑死亡。 -发病规律: 主要是盆土透气性不好或者浇水太多,导致基质过于潮湿,加上低温阳光不足导致的细菌快速滋生。 -预防: 做到基质透气性好,不要长时间光照不足并且持续浇水就基本可以避免了。 -治疗: 发病时,叶片没有萎蔫之前及时使用菌消乐灌根,并且加强光照,通过修剪植株嫩尖来刺激植株快速恢复。 8.土壤病害 土壤病害主要是根腐病(可以理解为根系腐烂),包括猝倒病等土壤内的病害或者土壤表面接近土壤处的病害。 这类病害往往通过叶片的不正常来判断,比如正常叶片突然萎蔫等等。一般这类病害发病缓慢,很容易识别。而这类病害需要灌根才能很好的解决。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句话总结就是:病害防治重在防! 所以熟悉个病害的常发高发时间和环境,提前做好物理和药物预防是最有效的方法。家中常备月季药,生长开花没烦恼~ -End- 关于花卉养护,您还可以看▼ °三角梅想要“开花多”,花匠“咔嚓”剪几刀,过完这个月就开花! °桂花怎么养?教你5个养护方法,花开百朵满屋香 °多肉修剪技巧,剪1根长1盆,再也不用在外面买了! °邀您加入 改编自:天狼说月季 健康园艺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园艺商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pf/68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丽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