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兴庆区花卉产业规划全文
银川市兴庆区花卉产业规划 一、规划概要 (一)规划目的 年是“十三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为了实施并完成“十三五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借力银川市主办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发展机遇,使兴庆区花卉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以花卉产业为建设内容的休闲观光都市农业发展目标。 (二)规划依据 为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依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和银川市人民政府对花卉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银川市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及兴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结合兴庆区实际,充分利用自然优势资源,发展花卉产业及其休闲观光功能,升级花卉产业,提高花卉产业经济效益。 (三)规划主要内容 围绕着“一市场、一中心、一示范园区、一长廊、六基地”的总体规划布局,“十三五”期间,兴庆区花卉产业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休闲观光为目标,规划建设: 1、建设“国际鲜花港”一个。占地亩,集花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物流、博览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西北最大的花卉交易市场。 2、提升“银川市花卉苗木繁育中心”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银川市花卉苗木繁育中心”年建成达产后,以引进技术的方式提高“中心”技术水平,使其生产能力满足兴庆区花卉发展对种苗的需求。组建花卉研发团队,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3、升级“万亩生态农业休闲观光示范园”功能。以农业科技示范为主体,升级改造成为农业旅游观光、家庭园艺博览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4、建设“黄河金岸花卉景观长廊”。利用黄河金岸现有道路景观进行绿化提升,种植适合宁夏地区的露地花卉,打造花卉景观长廊,挖掘宁夏民俗文化,建设穆斯林文化长廊,修建休闲小广场,将整个黄河金岸打造成集观光、休闲、旅游的场所,提升兴庆区花卉产业影响力。 5、“六个花卉生产基地”提质增效。针对“十二五”期间建立的六大花卉生产基地,通过扩大种植规模,改造部分老旧设施,提升基地生产装备及先进的科技技术应用水平等措施,达到提质增效目标。 二、花卉产业基础分析 (一)兴庆区花卉产业现状 近年来,兴庆区已建成新渠稍村、镇河村、洼路村、滨河新村等花卉生产基地6个,以花卉为基础的休闲观光产业发展迅速,初具规模,各类花卉(鲜切花类、观赏苗木类、盆栽类)总面积近亩近60个品种,分布在兴庆区大新镇、掌政镇、月牙湖乡三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花卉种植规模稳中有升,花卉产业总产值1.4亿元左右。鲜切花80%外销到内蒙、青海、甘肃、兰州、陕西、新疆等地以及北京、天津、石家庄、上海、东南沿海等城市,观赏苗木和盆栽植物主要在省内销售。 兴庆区先后引进了天地缘、周景世荣、宁夏睿发公司、云南西月贸易公司等大小20家花卉企业(合作社)落户兴庆区,带动农户多户。花卉经营主体多样化,花卉企业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花卉产业逐步形成多样化,逐渐显现特色化,从种植规模上看,以鲜切花为主,形成了鲜切花类、盆栽植物类、观赏苗木类、休闲观光齐头并进的态势。从经营主体上看,由以农户为主的经营主体,逐步转变为以合作社、企业+花农、专业村为主的经营主体,产业从农产品种植逐渐转向概念性休闲观光产业。 (二)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兴庆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市辖区,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西面以唐徕渠为界与金凤区相连,东垮黄河与灵武市接壤,南北分别于永宁县、贺兰县、平罗县相邻。下辖2乡2镇、11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委会。常住人口6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11.46万人,流动人口31.5万人左右。 2、自然条件优势 兴庆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是新欧亚大陆桥、呼包银经济圈、沿黄经济带的重点开发城市区,位于北纬38°53′、东经°16′,地处全国行政版图的几何中心点、银川平原引黄灌区的中部。西部有贺兰山为保护屏障,东部有黄河从境内流过,使用黄河水自流灌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境内地势开阔平坦,平均海波米左右。兴庆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小时,年均气温8、3℃-8、6℃,日温差12℃—15℃,年均降水量约毫米左右,全年无霜期天左右。适宜发展花卉、休闲观光产业。 3、交通优势 兴庆区是银川市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银川市重要的对外门户,交通便捷,宁夏黄河大桥、黄河辅道桥、兵沟黄河大桥将兴庆区与内蒙、陕西两省紧密连接起来。市区向东距离河东机场15公里,向西距离银川火车站10公里,向南距离银川汽车站5公里,已经形成了以京藏、青银两条高速公路为骨架,国道、省道、黄河金岸、银通公路、永通公路、银横公路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的五纵六横的对外公路交通网络体系,乡镇道路硬化和自然村道路通达率%。银川市兴庆区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区,与周边城市的物流相比在运费方面有明显优势。 4、政策支持 “十二五”期间,花卉产业作为兴庆区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区、市、县从农业资金的不同方面给予支持。兴庆区政府专门成立了花卉领导小组,指导花卉产业发展工作。“十三五”期间,银川市主办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兴庆区作为银川市主要产区,借力政策支持将会有较大发展空间。 5、良好的发展机遇 中国花卉博览会以宣传花卉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展示花卉园艺事业建设成就,交流花卉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成果、新产品、促进现代花卉产业发展为宗旨,是我国花卉领域组织层次最高的综合性花事盛会,被誉为中国花卉届的“奥林匹克”。 作为年第九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主办城市的银川,势必需要具有较好的花卉产业基础或较高的花卉消费水平,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兴庆区花卉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品牌影响力逐年提升、综合竞争力逐年增强,兴庆区的花卉产业已然成为宁夏地区的领军代表。进一步深化花卉产业集群化带来行业新突破的认识,坚定依托第九届花博会在银川市召开这一建设性机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求使得花卉产业收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方略,打赢脱贫这场攻坚战,全面备战花博会,已成为目前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银川市兴庆区花卉产业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兴庆区自然资源为基础,充分发挥首府城市优势、以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为主线,以打造优势特色农业、都市农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优化布局、突出特色,促进花卉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效益最大化“五化”目标,以转型升级带动效益提升,发展家庭园艺、建设花卉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有效延伸花卉产业链,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种,努力打造“塞上花卉”品牌和“西北花都”花卉产业基地。 (二)规划原则 坚持全面发展,突出特色的原则;坚持市场导向,着重发展高附加值产品的原则;坚持科技当先,提升产品科技含量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力争“十三五”末兴庆区花卉生产规模达到1.5万亩,其中鲜切花5千亩,其它花卉1万亩,花卉年产值达到3亿元,花卉及花卉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增加值10亿元。建成连片百亩以上的花卉示范基地5个,千亩以上的基地3个,培育年产值超千万的龙头企业2家,年产值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并建成一个年生产能力万株的花卉育苗基地和一个集花卉销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花卉市场,打造黄河金岸花卉景观长廊,把兴庆区建设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花卉交易集散地及休闲观光旅游基地,实现“西北花都”的目标。 (四)花卉产业发展布局 银川市兴庆区花卉产业发展规划,立足于银川市兴庆区“十三五”规划,建设:一市场、一中心、一示范、一长廊、六基地。扩展完善兴庆区花卉产业链,外延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花卉产业价值链体系,提升花卉产业效益。 1、市场定位 兴庆区生产的鲜切花,除了满足本地消费以外,应以银川市为中心,向宁夏全区各大中小城市推进,占领宁夏市场,渗透占领西安、兰州、西宁、太原、北京、天津、上海等周边城市市场和发展中东国际市场。 盆栽类、观赏苗木类花卉以西北五省为市场目标,以兴庆区优势品种为主,主要培育蝴蝶兰、凤仙花、长寿花及常见花坛花为主。 2、品种选择 依据兴庆区的自然条件,主要发展康乃馨、百合、切花菊、非洲菊、切花月季五种切花作物。确定康乃馨为主推品种重点扶持。 3、生产布局 以兴庆区大新镇、掌政镇为重点,以两镇的设施蔬菜花卉园区的龙头企业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园区及周边的农户发展鲜切花生产。品种种植面积分别为康乃馨占80%、百合占10%、切花菊5%、切花月季和非洲菊等占5%。 以观赏苗木发展带动黄河金岸花卉景观长廊休闲观光旅游产业发展。以盆栽植物及花艺产品展示带动示范园区发展。 四、规划建设内容 (一)一市场—国际鲜花港 1、项目基本信息 (1)名称:国际鲜花港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jg/4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农协种植小组招新啦
- 下一篇文章: 中国园林纪念陈俊愉先生花凝人生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