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医院手足癣 https://m-mip.39.net/pf/mip_9149322.html

掌上春城讯“双节”假期为云南昆明的斗南花卉市场带来的是双倍的忙碌,游客络绎不绝,商户云集,共同见证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的繁荣,见证“世界春城花都”的名片绽放光芒。夜幕降临后,拍卖大厅里人声鼎沸,多种鲜花在这个平台进行竞价拍卖,花的品质、价格一目了然。千万枝鲜切花将在这里完成交易后被送往全国各地,乃至跨出国门。

捆在单车上的剑兰敲开花艺市场大门

年,本以种菜为生的斗南村村民华明昇看到了鲜花市场的机遇。“当时只有在昆明的白塔路上有那么四五户人家卖剑兰,一把把剑兰放在盛有水的大桶里摆在门口卖,当时一枝剑兰3钱,要一公斤菜才能卖到这个价。”于是乎,华明昇把自己的一分田用来种植剑兰,采摘后捆在自行车上骑二十公里到昆明售卖,华明昇清楚的记得,那一年凭借种花就赚了一百六十块,比种同样的一分地菜多赚了三倍的钱。

种花的机遇不止被华明昇一人发现,“大概从年开始,当时的呈贡县农场场长带头种下了第一枝剑兰后,村里的年轻人都陆陆续续开始种花。”现在的斗南社区党委副书记华少明回忆说:“后来种植的品种就多了起来,有玫瑰、康乃馨,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斗南村就形成了自己的花街,花商们从到昆明尚义街(昆明最早的花卉市场)买花变成了到斗南花街买花。”年,第一个斗南花卉市场在斗南村建成,占地12亩。但很快就不能满足商户、农户们的交易需求,于是第二个占地74亩的花卉市场于年1月10日开始营业。年,花卉市场再次整体搬迁,规划面积亩的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取代了原本的老市场正式开启了斗南迈向世界的大门。

以品种丈量“亚洲”到“世界”的距离

年1月24日,李克强总理夜访斗南,并提出了斗南花卉要争做世界第一的指示要求,使得斗南备受瞩目。这一年,斗南市场鲜切花交易额达到53.55亿元,65亿枝花卉经斗南销往全球,占有国内70%的市场份额,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鲜花交易量和交易额分别增长8.27%和15.5%,从数据上来说,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但“亚洲”与“世界”的距离还有多远,每个斗南花商心里都有一杆秤。

“我当时到昆明林木苗种站购买花苗的时候偶然接触到了昆明植物研究所的花卉工厂课题,所以在种植技术、苗种培育上都得到了园艺专家的指导,也才慢慢打开了自己的品种,但远远不够。”年,华明昇得到机会去东南亚考察,“在国外,一枝新品种的康乃馨的苗价就是65美分(约合当时人民币5-6元),国内我们种的老品种虽然只要5毛钱,但已经是被市场淘汰了的品种,想要靠这种品种走出国门是根本不可能的。”

“缺技术、缺人才、缺种苗是当时斗南花卉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的三个问题。”昆明国际花卉交易拍卖中心总经理张力接触斗南花卉交易超过30年,在他看来,斗南因花而生因交易而胜,要想在世界拔得头筹,必须完成“一核两翼”的建设,即以“贸易”为核心,以“配套设施”和“育种研发”为两翼支撑。

年昆明大雪,几乎压垮了斗南村所有的花卉种植大棚,是天灾也是一次重新开始,让“技术”与“苗种专利”这两个词真正被花农认知。年,以“人与自然——迈向21世纪”为主题的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成功举办。一批欧洲的育种商带着种苗来到昆明,以此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也让昆明的花农们看到了种苗的重要性。

探索斗南花卉自己的专利路子

花卉市场刚要起步就被品种束缚了脚步,“我国的育种工作起步晚,当时市场上销售的最新品种也就是一款云南的野生月季与法国野生月季的杂交品种。”张力介绍。国外的育种工作通过代代相传已经实现了大量的积累,植物新品种保护如同专利、商标、著作权一样,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种形式。但因为植物本身的特性,通过变异、杂交等方式就可以实现扩大繁殖。因此新品种的使用价格即专利费也非常昂贵。“最早的时候是8元人民币一棵种苗,一亩地的专利费就需要4至5万元。”张力说。品种专利费造成的高昂的成本不仅让花农望而却步,也使得国内花卉走不出去,国际花卉走不进来。

一直到了年,斗南花卉市场才终于突破了花农与育种商之间僵持的局面。斗南国际花卉交易拍卖市场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在育种商、花农、交易市场之间达成三方协议,在交易市场的监督及担保下,由育种商先行提供新品种给花农种植,种植出的新品种花卉一旦在市场上形成了交易,则按比例由交易市场扣除专利费交付育种方。由此,经过市场检验后的优秀品种由育种商在中国申请专利,得到中国法律保护后既不用在担心自己的品种流失还可获得应有的专利费用,花农也不用担心花高额专利费买回的品种得不到市场认可而滞销,新品种的流动更是满足了花卉市场繁荣的需求。

一开始只能收取到几十万元的专利费,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转变,对新品种的需求不断增加,在年至年期间,共推出了个新品种,98个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年斗南国际花卉交易拍卖市场已经帮助育种商收取到近万元的专利费,年预计可收取专利费近万元。这条斗南花卉市场专有的版权路在为三方共同谋利的同时,也让所有人看到了品种和科技对于支撑一个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让云南在世界掌握“定价权”

为了保护花农的利益,斗南花卉市场除了日常的对手交易外,还有一套特殊的交易模式——买家降价竞价,即通过由最了解市场行情的批发商出价竞拍,使得每枝花的价格得到保障。同时又由品质来决定价格,为鲜切花赋予“ABCD”四个等级,根据行业生产成本值下浮后设置成当日的竞拍底价,进入市场后的花朵在拍卖中一旦超过底价还未竞拍成功则成为“流拍品”将被现场销毁。以此保障了市场花卉的品种和价格不会因为次级品而被拉低。

“‘拍卖’和‘期货’这两个词最早就诞生于花卉交易,足可见花卉交易对世界的影响力。”斗南花花世界总裁助理毛海鹏说。他介绍,“斗南”这一品牌不仅是中国花卉的第一个驰名商标,更是让云南在世界掌握了“定价权”。

群众的首创精神成就了一个不一样的斗南花卉市场。如今,华明昇早已不种植剑兰了,他跟着儿子学种植空气凤梨,还通过自己的电商店进行线上销售。规划面积约3.62平方公里的斗南花卉小镇正在建设中,斗南街道办事处主任朱辉介绍,小镇的定位是全国一流的特色小镇,亚洲第一的研发高地,世界一流的花卉产业交易中心。“斗南已经认识到了自己在研发、运输中的不足,因此也将在小镇建设中切实的解决这一短板。目前不仅与云南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达成了合作协议,国家花卉品种改良中心也将落户于此。”

掌上春城记者:刘莹

责编:杨芮

编审:周晓雪

终审:钱红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jd/1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