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栽培技术交流,教会你如何种好月季
本文导语:月季栽培技术交流,教会你如何种好月季 月季又被称为月季花、月月红等,科属:蓄薇科。形态特征:月季(Rosachinensis)是一种半常绿或落叶灌木,株高0.3~40厘米以上,刺大。奇数羽状复叶与3-9片小叶交替,椭圆形,卵形等。先端锐尖,叶缘锯齿状,叶表面绿色或黄绿色,表面蜡质,极其明亮,托叶和叶柄合生。 花单生或数朵聚生于枝顶,有单瓣、重瓣之分,瓣数少则5枚,多可达80多枚,花色繁多,有红、粉、黄、兰、紫、白、橙等及复色,微香,尊片羽状裂,花梗多细长,子房下位,果实球形、壶形,红黄色,顶端开裂,内有多枚种子,栗褐色。 月季变种如:月月红(Var.semperflorens)茎细长,有刻及近无刺,小叶较薄多带紫晕,花多单生,紫色至深粉红色,花梗细长而常下垂。极小变种(Var.minima)植株短小,但不超过25厘米高,叶窄,花小,直径3厘米,玫瑰红色,单瓣或双瓣。绿月季(Var.viridiflora)花淡绿色,花瓣呈带锯齿的狭绿叶状。还有很多其他变种及变型。 原种及多数变种18世纪传入欧洲,经过长期反复杂交育种,已培育出庭园、盆裁及切花品种上万个,近年来我国引进品种很多,主要以切花品种、庭园丰花品种、攀援、地被品种及微型盆裁品种为主。产地及习性:原产我国华南、西南等省,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我国商北各地均有栽培,为耐寒、耐早、耐修剪的阳性花木。光照不足时,茎枝细弱徒长,叶片薄、黄,花小色淡,香味不足,然而,太强的光照不利于芽的发育。天气暖和,温度为22~25℃。高温不利于开花。花的数量主要在春天和秋天。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疏松肥沃的中性腐殖土中生长最好,要求排水良好。 繁殖方法:主要应用于杂交育种,种子采收后要充分后熟,搓去果皮洗净,进行5C以下的低温沙藏。早春播于露地苗床或温室盆中,待苗高10cm左右分苗移栽,杆插法是品种月季繁殖的主要方法,繁殖量大,硬枝、嫩枝均可,一年四季均可杆桶,其中以生长季成活率最高,硬枝打插多在9~10月进行,结合冬季修剪,将修剪下的枝条,剪成10xm长,留上部一对小叶,下部叶片去掉,插入温室内沙质或硬石类苗床上,入土深度为插条的1/2或1/3,约50天生根,第二年春季开始移栽。 嫩枝抒插一般于5~8月进行,花后及时将残花带1~2个复叶剪除,经一周养分积累,适时剪取,带三芽节作插条,长度为14cm,去除下部叶片,保留上部两片小叶。随采随桶,插后浇足水,遮荫一周,每日喷水2次,保持湿度,不宜过湿,半月后早晚可见光,一个月生根。 也可采用“全光间歇喷雾杆插床”进行杆插,生根率高,缩短杆捅时间。家庭养花还可采用水插法,于春秋季进行,置于室内弱光或荫凉处,混度不超过30℃,约20天意合伤口,一个月后即可移栽。嫁接多用于杆插不易生根的品种,也用于一树多种的观贫嫁接,多采用春季枝接,秋季芽接,砧木可选择野蓄薇、玫瑰、十姐妹或一些长势健壮旺盛的品种,如伊丽莎白女王、白玉堂等。 组织培养是现代繁育优良品种月季的主要方法,可在短期迅速扩大生产量,因选择生长健壮、开花勤、花量大、花型美、花色好、适应力强、抗病性强的品种地栽,栽植土壤需深翻并施入底肥,栽植后要经常松土除草,干早时期灌溉,入冬前开沟施入基肥,耀足冬水,抗寒性差的品种修剪后覆土防寒,切花月季生长季节,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机液肥。每次施肥要及时浇水,疏松土壤,控制杂草,以利于土壤硫的疏松,减少养分消耗。 修剪是调节月季开花和生长的主要措施,要想多开花、多发侧枝,就需要经常进行修剪,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同时修剪是调节花期的重要手段之一,一般可在需要开花前的40~50天修剪,如需国庆节开花,应在8月15~20日进行修剪,元旦、春节开花。 温室栽培主要针对切花、盆栽月季冬季观赏用。温室土壤加施泥炭或腐叶土及部分腐熟基肥,盆土可用腐叶土4,园土2、沙土1及部分腐熟基肥或马蹄掌配制,盆花每年根据株形生长磷盆换土,生长期内采取“薄肥勤施”的原则,忌生和浓肥。冬季温度掌握在白天20~25C左右,夜间13~16C左右,浇水可采取自动喷灌、滴灌方法。可根据不同生长情况适时补充养分,并针对需求采取配方施肥,保证花大色枪。 本文总结:小编认为月季树姿优美,花型花色各具一格,花开四季不断,色彩丰富,芳香宜人,为古今中外众人所爱的木本花卉,现已成为绿化、美化、香化环境的最佳植物材料,可作庭院、公园的花坛,花带、月季花园等景点布置,也可盆栽用于花坛、厅内花群、窗台、案几上的装饰,切花可做花篮、花束和插花。 更多推荐农村路边的野草,吊起来种比瀑布还美,药用价值还挺高三角梅为什么要用高压繁殖,高压繁殖三角梅的技术要点雨雨三农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zz/51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月季的种植技巧,新购买的藤本月季种植方法
- 下一篇文章: 三伏天月季怎么浇水,科学浇水,效果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