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春季大棚月季生产管理,这5方面要多注
春季,随着气温回暖和风力加大,大棚内月季叶片水分蒸腾加大,根系活力激发,植株生长速度加快,鲜切花采摘数增多;短枝、弱枝营养生长缩短,花芽分化提早,低级花数量增多;切花老桩发芽加快,芽数增多,低节位地芽也增多。与此同时,霜霉病、灰霉病等低温寡照病害发生等级降低,生理性病害显现;螨类、蚜虫、蓟马等刺吸式害虫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另外,春季气温不稳也给春季大棚月季生产管理也带来不便。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结合春季大棚月季生长特点及自然环境条件,提出几项生产管理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1.大棚管理 清理大棚周围杂草并保证大棚清洁,以预防病虫孳生;修整排灌系统确保排灌畅通;修补大棚,及时给大棚保温保湿、降温降湿。 2.植株整理 早春,结合鲜切花采收,根据植株群体大小低位清理老桩、弱枝,每株保留25厘米至35厘米高的健壮产花桩2至3个; 仲春,清理弱芽、多芽; 晚春,及时压枝。通过以上操作,既有利于减少病虫源数,又促成植株萌发下位壮芽,为月季切花的优质高产打下基础。 3.培肥土壤 春季,大棚月季已在棚内生长半年有余,培植它的土壤肥力及理化性都明显下降。为保证春后产品质量稳定,须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性,预防土壤老化。具体做法是:仲春时节在完成整枝后,选用粉碎的农作物桔杆与农家肥混沤腐熟,撒施于墒面,每亩用量3吨至4吨。 4.水肥管理 在春季大棚月季生产中,水肥管理关系到产品质量的好坏及生产成本高低。首先,这项工作要以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为基础,并结合土壤墒情根据天气变化进行管理。 初春,在整枝培土期间,水肥管理以不施或少施为主,保持墒情稍干,利于农田工作、抵抗早春寒潮。仲春,适当增施水肥,一般每3至5天施一次薄水肥。春末,一般每2至3天施一次水肥,通过少量勤施的方式来保证植株旺长水肥需要。同时,棚内白天温度需降低至25℃至28℃,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55%至65%抑制土壤EC值升高,保障植株健康生长。 5.病虫预防 春季大棚月季病虫预防要以初春大棚管理、整枝、培肥土壤为基础,尽早铲除病虫源,营造植株生长健壮环境。具体做法是: 5.1早春,清理田间杂草,清理植株群体,集中烧毁被清理枝叶。对清理后植株,喷施广普杀虫菌剂,使用农药时,需根据植株幼嫩程度确定喷施浓度、使用时间以确保用药安全。 5.2微生物预防,通过灌根和叶面喷施,可以补充月季植株的有益菌群,增强月季的抗病抵抗力。有益菌还有利于月季合成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作物生长、开花、成熟。 5.3螨类害虫的预防可通过清理枝叶破坏螨类生存环境,在螨类初发期交替使用虫螨光、克螨特等杀螨类剂2至3次。 5.4在棚内插黄粘板和蓝粘板,诱杀成虫。 了解月季,养好月季,找月季迷! 回归田园,养花种果, 读书写字,怡然自乐。 你虽不能至,我心向往之, 玩出你我的花样生活!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zz/1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月季盆景修剪制作
- 下一篇文章: 给初学养花朋友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