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一、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种类繁多,约占园林植物病害总数的69%。叶部病害对园林植物的园林影响较大。通常引起叶片早落,削弱花木的生长势。 1、病原及症状类型 1.1非侵染性病原 1.2侵染性病原: ◆真菌:最主要的病原,其中半知菌、子囊菌和锈菌所致病害最多。 ◆病毒:多数花木叶片都有花叶、斑驳、变色、畸形等叶部病害。 线虫引起的叶部病害危害大;细菌引起的叶花果病害叶是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 侵染叶部的许多病原菌也常侵染花器、幼果及嫩枝。 1.3叶片病害的症状类型很多,主要有: ◆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的白粉菌引起。病症常先于病状。病状最初常不明显。病症初为白粉状,近圆形斑,扩展后病斑可联结成片。 ◆锈病:由担子菌亚门的锈菌引起。黄色的锈斑是该病的典型症状。叶片上的锈斑较小,近圆形。 ◆煤污病:主要由子囊菌的小煤炱菌和某些半知菌引起。病叶被黑色的煤粉状物覆盖。 ◆叶斑病:叶片局部组织坏死,病斑的形状各异。主要是半知菌引起。 ◆毛毡病:由瘿螨引起。叶片受瘿螨侵染刺激,表皮细胞伸长成毛状物,集生成红色或褐色的毛毡状病斑。 ◆灰霉病:由灰葡萄孢霉引起。对温室植物影响较大。在潮湿低温下,引起疫病、叶斑和溃疡等症状,病部长满灰色霉层。 ◆变色型:一般由病毒引起,植原体和生理缺素也引起变色症状。 2、侵染循环特点 2.1侵染来源 园林植物种类多(草本、木本、蕨类、苔藓),侵染来源复杂。 a)初侵染来源: i.病落叶是主要来源,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实体或休眠体在病落叶上越冬 ii.病植物、温室内植物 iii.病苗木 iv.昆虫介体 b)再侵染来源:初侵染形成的有病植物 2.2病原物传播方式 ◆风、雨、昆虫是叶部病害的主要传播媒介。人的行为在病害传播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2.3叶片病害病程特点 ◆侵入途径:直接侵入、气孔、水孔和伤口 ◆病原菌扩展的特点:局部侵染 3、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 主要措施:减少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 a)减少侵染来源:园林栽培技术 i.场圃卫生:收集病落叶并处理,剪除有病部分等 ii.使用无病的种苗、接穗 iii.在园林设计中,避免某种病害的多种寄主植物的混栽。 iv.在生长季节中及时摘除病叶,减少再侵染来源。 b)化学防治 c)改善环境条件:肥水管理、通风透光等 二、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类powderymildews 白粉病在园林植物上既普遍又严重,引起花木白粉病的病原菌:白粉菌。除了针叶树外,许多园林植物都有白粉病,球茎、鳞茎、兰花等花卉,以及角质层、腊层厚的花卉,如山茶、杜鹃、兰花等,尚未见白粉病的报道。瓜叶菊、月季、紫薇等常受白粉病侵扰。 月季白粉病 ◆对月季危害大,病重引起早落叶、枯稍、花蕾畸形或完全不能开发,降低切花产量及园林性。连年发生则严重削弱月季的生长,植株矮小。 ◆温室比露地发病重。也侵染蔷薇、玫瑰等植物 症状:侵染绿色器官,叶片、花器、嫩梢发病重; ■病原:蔷薇单囊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无性态,粉孢霉(Oidiumsp.)。月季上只有无性态。 ■发病规律: ◆越冬: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中越冬。温室栽培周年发生,是露地栽培的初侵染来源。广州,露地栽培也周年发生。 ◆粉孢子主要以风传播,直接侵入 ◆氮肥过多,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都加重病害发生 ◆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小叶、无毛的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芳香族的品种,尤其红色花品种较感病 n防治措施: ◆减少初侵染来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休眠期喷石硫合剂(2-3波美度),消灭病芽中的越冬菌丝。 ◆加强栽培管理:栽植或盆花摆放密度不要过密;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晴天的上午灌水 ◆化学防治:25%三唑酮WP-倍液;硫磺粉,温室的冬季防治,晚上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 月季白粉病 2、锈病类rusts 锈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病害,玫瑰锈病等为害相当严重。 a)柄锈菌属(Puccinia)、单孢锈菌属(Uromyces)、多孢锈菌属(Phragmidium)、胶孢锈菌属(Gymnosporangium)等 b)叶部锈病不能使寄主植物死亡,但常造成早落叶、削弱生长势,降低产量及园林性。 2.1草坪草锈病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病害,广州等市草坪草锈病较严重,使草坪草过早枯黄,降低使用价值和园林性。以细叶结缕草锈病为例。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叶片背面的表皮出现疱状小点,逐渐扩展成圆形或长条性的黄褐色病斑,稍隆起。夏孢子堆在表皮下形成,成熟后突破表皮裸露呈粉堆状,橙黄色。 ■病原:结缕草柄锈菌(P.zoysiae) ■发病规律: ◆菌丝体或冬孢子堆在病株或柄植物残体上越冬;广州地区发病较早,3月份发病,4-6月份及秋末发病较严重。 ◆光照不足,土壤板结,土质贫瘠,偏施氮肥的草坪发病重。病残体多的草坪发病重。 ■防治措施: ◆改良土壤,合理施肥:有机肥作基肥,增施磷钾肥 ◆减少侵染来源:清楚枯草残体。 ◆化学防治:25%三唑酮WP倍液 2.2玫瑰锈病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病害,我国普遍,也侵染月季、野玫瑰等植物;发病植物早落叶,生长衰弱,是玫瑰花减产的主要原因。我国玫瑰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农药残留的贸易壁垒。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芽。叶片背面出现黄色稍隆起的小斑点,初生于表皮下,成熟后突破表皮散出桔红色粉末。 ■病原:多孢锈菌属(Phragmidium)有多个不同种(3种),P.mucronatum为害大、分布广。 ■发病规律: ◆以菌丝体在芽内或发病部位越冬。 ◆夏孢子气孔侵入,风雨传播 ◆单主寄生;四季温暖、多雨、多露、多雾的天气,有利发病。偏施氮肥能加重病害。 ■防治措施: ◆减少侵染来源,清除枯枝落叶;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叶和病芽 ◆加强栽培管理 ◆化学防治:25%三唑酮WP倍液 玫瑰锈病 3、炭疽病类anthracnose 3.1炭疽病:黑色的凹陷的枯斑(anthracnose:blackandsunkenlesions) 桂花炭疽病 木棉炭疽病 瓜叶菊炭疽病 芦荟炭疽病 君子兰炭疽病 兰花炭疽病 蝴蝶兰炭疽病 3.2炭疽病:黑色的凹陷的枯斑,也可引起梢枯(anthracnose:blackandsunkenlesions,Somecausetwigorbranchdieback) 鸡冠花炭疽病 孔雀草茎枯病 米兰炭疽病 3.3兰花炭疽病 ■分布与为害:分布广泛 ◆观叶似观花,炭疽病使兰花叶片的园林性大为失色;发病严重时可致植株死亡。广州,死亡率30% ■症状:主要为害兰花叶片。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稍凹陷的小斑点,逐渐扩大为暗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发生在叶尖及叶缘的多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 ◆后期,病斑上有许多黑色的小点粒,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兰炭疽菌(Colletotrichumorchidaerum) ■发病规律: ◆炭疽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假鳞茎上越冬; ◆3-11月均可发病,4-6月霉雨季节发病最严重。 ◆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春兰、寒兰、报春花、大富贵等品种感病,台兰、秋兰、墨兰等较抗病 ■防治措施: ◆减少初侵染来源:清除病残体、尤其是假鳞茎上的病叶残茬,生长季节及时剪除叶片上的病斑。 ◆加强栽培管理:兰室要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 ◆化学防治:0.5-1%等量式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WP倍液, 施保克,施保功(含锰),使百克? 4、灰霉病类greymolds 灰霉病是草本园林植物上最常见的真菌病害,对温室植物为害最大。 ◆灰霉病的症状比较复杂,有疫病、叶斑病,球茎、鳞茎及种子等器官的腐烂病,幼苗瘁倒病等;病症很明显:在潮湿条件下灰色霉层显著。 ◆毁灭性危害,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灰葡萄孢霉是最主要的病原菌,寄主广泛,侵染每一种草本植物。 仙客来灰霉病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病害,尤其是温室栽培的花卉发病普遍。造成叶片和花瓣的腐烂坏死,植株生长衰弱,降低园林性。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花冠,造成腐烂,潮湿时病部密生灰色霉层,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病原: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富氏葡萄孢盘菌是该病原菌的有性态,菌核黑色,性状不规则。该菌寄主广泛。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组织内越冬,在湿度大的温室内该病周年发生。湿度大,光照不足加重发病。 ■防治措施: ■改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温室要经常通风降低湿度。阴雨天要控制浇水量。 ■化学防治: ■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理温室中的病残体并处理销毁。 5、叶斑病类leafspots ■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局部侵染,导致各种性状的斑点病的总称。 ◆颜色:黑斑、褐斑等 ◆性状:圆斑、角斑等 ◆叶斑上往往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 ◆月季黑斑病、山茶斑枯病。 ◆主要由:真菌的半知菌、子囊菌;细菌;线虫等病原所致。 5.1月季黑斑病BlackSpotofRose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病害,该病使月季叶片枯黄、早落。还为害玫瑰等蔷薇科植物。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正面出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病斑,直径2-12mm,黑紫色,病斑边缘呈放射状。后期,病斑中央组织变灰白色,着生许多小黑点(分生孢子盘)。 5.2菊花线虫叶枯病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分布。轻者引起早落叶,重则不开花,或整株死亡。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芽、花芽、花蕾、生长点等部位。发病初期,病斑首先在叶背下缘出现,病斑初为淡黄色小斑点,逐渐扩展为褐色或黑色大病斑。初期病斑受叶脉限制。生长点受害,全株生长受阻。 ■病原:芽叶线虫Aphelenchoidesritzemabosi滑刃线虫属 ■发病规律:线虫在病部越冬,在干燥的叶片内可存活2年或更长。由气孔侵入,主要靠雨滴滴溅传播。品种抗性有差异;叶线虫寄生范围广。 ■防治措施: ◆加强检疫 ◆减少侵染来源 ◆有病苗木的热处理 50度温水中浸泡(dip)5分钟,或者44度30分钟 ◆克线膦(微克/毫升)喷洒 菊花线虫叶枯病 5.3园林植物毛毡病 ■分布与为害:发生普遍,主要为害园林乔灌木;破坏植物光合作用,树木生长衰弱,果树产量降低;发病叶片枯黄、早落。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叶片背面产生白色、不规则病斑,之后发病部位隆起,病斑上密生毛毡状物,灰白色。毛毡状物最后变成红褐色或暗褐色,有的是紫红色。病叶上的毛毡物是寄主表皮细胞受病原物刺激后伸长和变性的结果。发病严重时,叶片皱缩或卷曲,质地变硬,引起早落叶。 ■病原:四足螨(Eroiphyessp.),蛛形纲,瘿螨总科,绒毛瘿螨属。 ■发病规律: ■瘿螨以成虫在芽的鳞片内,或在病叶内以及枝条的皮孔内越冬。次年春季,当嫩叶抽出时瘿螨便随着叶片的展开爬到叶片背面进行为害、繁殖。 ■瘿螨在绒毛丛中隐居。 ■高温干燥条件下,瘿螨繁殖很快。 ■夏秋季为发病盛期。 ■天气干旱有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减少初侵染来源: ■秋季清除病落叶; ■春季发芽前喷波美度5度的石硫合剂。 ■病苗木在50度温水中浸泡10分钟,可杀死螨卵;或者用硫磺粉熏蒸。 ■6月份幼虫发生盛期:波美0.3-0.4度的石硫合剂,或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者三唑锡(倍乐霸)20%悬浮液倍 5.4花木煤污病Sootymolds ■分布与为害:世界性常见病害,在热带、亚热带的花木及园林树木上发生普遍;抑制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生长势;受害叶片布满黑色霉层,破坏园林性 ■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典型症状是“黑色霉层”。 ■病原:由多种真菌引起,小煤炱菌(Meliolasp.)和煤炱菌(Capnoidiumsp.),常见无性态是散播烟霉(Fumagovagans)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在病部及落叶上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源; ◆菌丝、分生孢子由气流、昆虫传播。 ◆病原菌寄生在蚜虫、粉虱、介壳虫等昆虫的排泄物上,或植物自身的分泌物上,或通过吸器寄生于植物寄主上。 ◆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加重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喷洒杀虫剂防治昆虫,减少其排泄物;休眠期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减少初侵染源。 花木煤污病 5.5花木藻斑病 ■分布与为害:我国南方花木常见病害;降低寄主植物光合作用,植株生长不良;枝干皮层有时剥离、枯死 ■症状:侵害叶片和嫩枝;初期,叶片上出现针头大小的灰白色、灰绿色及黄褐色的圆斑;后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隆起斑,病斑边缘为放射状或羽毛状。病斑上有纤维状细纹和羽毛;藻斑颜色为暗褐色、暗绿色或桔黄色。病斑大小和颜色因寄主种类而异。 ■病原: ◆头孢藻(Cephaleurosvirescens)或寄生藻(C.parasitus)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网状营养体在寄主组织内越冬;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在潮湿下产生,由风雨传播。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游动孢子的产生、传播和萌发、侵入。 ◆防治措施:生长季节喷洒0.6-0.7%半量式波尔多液,或其它铜素杀菌剂;枝干上可以用杀菌剂涂抹。 花木藻斑病 6、病毒病类 ■病毒病在花木中不仅大量存在,而且为害严重。 ◆目前,无病毒病的花木基本上不存在。 ◆在自然界一种花木常受几种、几十种病毒的侵染。 ◆病毒病发生后,使寄主叶色、花色异常,器官畸形,植株矮化;病重的不开花,甚至毁种。 ■侵入花木的病毒种类繁多。病毒由媒介昆虫、叶液、嫁接等方式传播,种子传毒在花卉病毒病中也有一定比例。 ■病毒病的防治困难:加强检疫;无毒苗木;种苗热处理;消灭传毒介体;选育抗病品种。 菊花矮化病 唐菖蒲条斑病 非洲菊花叶病 美人蕉花叶病 旱金莲花叶病 旱金莲花叶病 石斛兰花叶病 百合斑驳病 红掌花叶病 矮牵牛花叶病 一串红花叶病 品红叶片退绿症 番茄病毒病 三、园林植物茎干病害 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种类不如叶部病害多,但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性很大,植物受害后直接引起枝枯或全株枯死,不仅降低花木的园林价值、影响景观,对某些名贵花卉和古树名木,有时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菊花和香石竹的枯萎病,鳞茎和球根花卉的茎线虫病,杨树腐烂病、溃疡病,泡桐丛枝病,松材线虫病,木麻黄青枯病等都是著名的病害。 1、病原及症状类型 ◆生物性病原:真菌、细菌、植原体、茎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以真菌病害为主。 ◆非生物性病原:高温引起日灼伤,低温引起冻裂和枯稍等 ◆症状类型:腐烂及溃疡,枝枯,肿瘤,丛枝,萎焉,流脂等。 2、侵入循环特点 ◆越冬:在感病植物的病斑内、病株残体上、转主寄主以及土壤内,这些越冬场所都是病害重要的初侵染来源。 ◆侵入途径:真菌和细菌大多经过茎干表面的各种伤口、坏死的皮孔; ◆病原物多经过风雨和气流传播,昆虫传播;远距离传播通过病繁殖材料。 ◆潜育期通常较长。 3、茎干病害的防治原则 ■园林植物茎干病害的防治因病原物的习性和病害的特点而异 ◆清除侵染来源:剪除病枝,拔除病株,消灭介体昆虫等。 ◆改善养护管理措施,增强花木生长势,提高抗病力:特别对杨树腐烂病、溃疡病和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日灼伤或冻伤等,行之有效。 ◆化学药剂防治:涂刷病斑;先刮除病组织再涂药;树干注射等 ◆选育抗病品种 四、常见茎干病害 ◆翠菊黄化病:植原体 ◆香石竹枯萎病:廉刀菌 ◆牡丹炭疽病:炭疽病菌 ◆水仙茎线虫病:茎线虫 ◆仙人掌茎腐病:真菌 ◆月季枯枝病:真菌 ◆银杏茎腐病:真菌 ◆杨树烂皮病:真菌 ◆杨树溃疡病:真菌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 ◆竹秆锈病 ◆榆树枯萎病 ◆菟丝子害 ◆桑寄生害 ◆松芍锈病 ◆松材线虫萎焉病 -END- (本文图片整理于网络素材。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我们是”垂植花园”专业提供商,拥有多项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竭诚为您营造适合的、不一样、可更换的室内“垂植花园”,并提供后续专业维保服务,解决您的后顾之忧。 联系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zz/1456.html
- 上一篇文章: 月季树成为城市绿化新宠儿
- 下一篇文章: 南阳月季发展启动互联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