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 http://liangssw.com/bozhu/14772.html
本文转自:团结报本报全媒体记者彭文海2月24日,多日低温雨雪天气后迎来艳阳高照,和煦的春风里,从泸溪县潭溪镇出发沿河而上,5公里后来到大陂流村。峒河碧波荡漾,河边的育苗大棚鳞次栉比,大棚里辣椒苗长势正旺,大棚外高杆月季含苞待放,随风飘来的油菜花香沁人心脾,满眼皆是醉人的春色。正在基地里劳动的村民杨家强高兴地说:“在这里劳动每天有元的收入,比曾经在泸溪县城开店子划算多了。”“让家庭更富强。”我们给予他美好的新春祝愿。大陂流村,一个库区移民村,全村户人,曾经是一个矛盾突出,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大陂流村变了,变富了,变美了,也变得更和谐了。年,通过发展辣椒育苗万株、柑橘育苗20万株、高杆月季株等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万元,村里获得了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等诸多荣誉,全村人均收入2.3余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蛋糕有了,我们要把它分好,村里严格按照‘两公开’等相关制度,将资金用于农村合作医疗、学生入学、五保老人、危房改造、产业发展等。”村支部书记向常生说。村支两委的无私付出,村里这些年来的发展变化,村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村里修建停车场、游步道,需要迁移2座村民家的坟墓,还要占用不少的土地,虽然没有一分钱的补偿,但村民都全力支持。正月初三,村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义务打扫村落卫生,带动40多名村民自发参与。人心齐了,村里的发展势头也更足了。新建的宽敞旅游停车场上,“山水大陂流”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做好山水文章,是我们大陂流村今后的发展方向,村里基础设施已经比较完善,我们要继续做大育苗规模,开展好油菜花节,拓展水上项目,培管好亩柑橘,今年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万元。”向常生信心满满。村里专门邀请长沙的公司编制了大陂流村发展规划,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建设花园式村庄,打造“山水大陂流”品牌。依托千亩油菜基地,该村油菜花节已举办四届,每年吸引游客3.2万余人观光旅游,经济收入达22万余元,当前正谋划第五届油菜花节。目前村里的农家乐已建设完成,正在打造特色餐饮,还在加快推进村里的亮化工程,让每位游客在这里玩得开心。近年来,村里还吸引1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胡成军返乡后养殖多头湘西黄牛,正计划进一步做大自己的“幸福农场”。潭溪镇镇长李玉介绍,“大陂流村班子战斗力、执行力很强,通过深入推进‘党建+’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村民富在产业链上,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生态美、治理优、百姓富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站在旅游停车场边的凉亭上,远处连绵青山如黛,近处村舍黑瓦白墙,峒河似流云翡翠,河岸边油菜基地黄花迎风摇曳生姿,渲染出这方山水最绚烂的美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jg/1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