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学名(Jasminumnudiflorum),别名迎春、黄素馨、金腰带,木犀科茉莉属落叶灌木花卉植物,因其在百花之中开花最早,花后即迎来百花齐放的春天而得名。它与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统称为“雪中四友”,是我国常见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仅花色端庄秀丽,气质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择风土,适应性强的特点,历来为人们所喜爱。迎春花栽培历史余年,喜光,稍耐阴,略耐寒,喜阳光,耐旱不耐涝,在华北地区和河南鄢陵县附近地域均可露地越冬,要求温暖而湿润的气候,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酸性土中生长旺盛,碱性土中生长不良。根部萌发力强。枝条着地部分极易生根。

快速导航中文名迎春花分布区域中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华北、安徽,河南均可,鄢陵全县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目唇形目属茉莉花属/素馨属/Jasminum别称金腰带,串串金,云南迎春,大叶迎春,清明花,金梅,黄素馨生长条件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拉丁学名Jasminumnudiflorum界植物界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科木犀科Oleaceae种迎春生长季节初春繁殖方法扦插1生长条件

喜光,稍耐阴,略耐寒,怕涝

分布区域:中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华北、安徽,河南均可,鄢陵全县

2形态特征

迎春花落叶灌木,枝条细长,呈拱形下垂生长,植株较高,可达五米,是一种常见的观赏花卉。侧枝健壮,四棱形,绿色。三出复叶对生,长2——3cm,小叶卵状椭圆形,表面光滑,全缘。花单生于叶腋间,花冠高脚杯状,鲜黄色,顶端6裂,或成复瓣。花期3-5月,可持续50天之久。

3地理分布

原产中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南方栽培极为普遍,华北、安徽,河南均可生长,鄢陵全县均有栽培生产。

4栽培技术繁殖栽培

以扦插为主,也可用压条、分株繁殖。

扦插,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剪取半木质化的枝条12-15厘米长,插入沙土中,保持湿润,约15天生根。压条,将较长的枝条浅埋于沙土中,不必刻伤,40-50天后生根,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移栽。分株,可在春季芽萌动时进行。春季移植时地上枝干截除一部分,需带宿土。在生长过程中,注意土壤不能积水和过分干旱,开花前后适当施肥2-3次。秋、冬季应修剪整形,保持株新花多。病虫害常发生叶斑病和枯枝病,可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虫害有蚜虫和大蓑蛾危害,用50%辛硫磷乳油倍液喷杀。迎春花,喜温暖亦耐寒。迎春的花期受气温影响,从南到北先后于1月下旬至4月开放。如欲春节开花,可根据花蕾的大小于节前2~3周将其移入12~16℃、阳光充足的室内,距电视机、空调机2米以上,用与室温相近温度的水3天浇1次,并常向枝叶喷水,如节前1周仍未开花,可将室温提至20℃,开花后室温则宜控制在15℃以下,可开30~40天。[1]

迎春花也可干插,即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后灌透水。扦插可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或春季进行。生根后分栽,亦可分株或压条繁殖。

迎春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栽种一般在花凋后或9月中旬进行。如欲培养成提根式,可在栽种时把根适当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则对生长不利。因为迎春花是黄色的,栽种时宜选用淡蓝、紫红、黑色的盆钵,使盆钵和花的颜色相协调。如果栽培得法,它将春天黄花满枝,夏秋绿叶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满春意。

刚栽种或刚换盆的迎春,先浇透水,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再放到半阴半阳处;养护一周,然后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比较湿润的地方养护。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种迎春的盆钵埋入背风向阳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应于初冬移入低温(5℃左右)室内越冬。欲令迎春提前开花,可适时移入中温或高温向阳室内,如放置13℃左右室内向阳处,每日向枝干叶喷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开花;如置于20℃左右室内向阳处,10天左右就可开花。开花后,室温保持在8℃左右,并注意不要让风对其直吹,可延长花期。花开后,室温越高,花凋谢越快。

侧枝培育

迎春在1年生枝条上形成花芽,第二年冬末至春季开花,因此在每年花谢后应对所有花枝短剪,促使长出更多的侧枝,增加着花量,同时加强肥水管理。

高干迎春

可选胸径2cm以上的水腊苗,早春萌动时在lm处或选一定的高度进行腹接。采当年生迎春枝长8—10cm作接穗,进行嫁接。接后用薄膜绑紧,套塑料袋,成活抽枝后逐渐将袋撕破透气放风炼苗,并摘心促抽侧枝,培育冠形。

病虫防治

花叶病

:由黄瓜花叶病毒CMV引起的全株性病害。症状为叶片变小、畸形,分布有暗绿色斑纹或黄化。染病植株不开花,亦或开花,花也矮小畸形,有斑纹。传染途径主要由桃蚜和棉蚜传毒。传染源主要为周围杂草感病病株。

迎春花:首先要及时清除杂草,减少传染源。其次应及早防治蚜虫,消除传毒媒介。

褐斑病

:多在四季报春上发生。由半知菌亚门的链格孢菌类引起。染病植株叶片上有褐色斑点。传染途径是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发病初期喷洒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等杀菌剂。

灰霉病

:为迎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败。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黄色霉层。茎部感病后,病斑呈褐色,逐渐腐烂。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出现灰色霉层,这是该病的一大特征。该病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病。通过风雨、工具、灌溉水传播。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种植密度要合理。注意通风,降低空气湿度。病叶、病株及时清除,以减少传染源。发病初期喷洒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倍液。最好与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倍液交替施用,以防止产生抗药性。

斑点病

迎春花(3):主要危害植株叶片。病情由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病斑通常直径3至4毫米,褐色,严重时,病叶枯死,造成落叶。该病由报春柱格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座在病残体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该病主要靠分生孢子随空气及雨水传播。生长季节再侵染频繁。通常温暖多湿的天气和偏施氮肥时,植株容易发病。一般7月开始发病,8至10月流行。

:选育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病害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1∶波尔多液。

叶斑病

:多在叶及花托上发病。初期沿叶脉产生水浸状不规则病斑,以后黄化、变褐,病斑扩大,叶缘干枯。严重时自下叶枯死。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无病种苗,苗床土应消毒;温室内应及时放风,降低空气湿度。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发病后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施。

常见虫害

蚜虫和大蓑蛾。

防治方法:用50%辛硫磷乳油倍液喷杀。

5主要品种

迎春花的同属植物较多,常见的有如下品种:

红素馨,又叫红花茉莉,攀援灌木。幼枝四棱形,有条纹。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聚伞花序3花顶生,花冠红色至玫瑰红色,有香气。花和叶同放,花期为5月。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迎春花素馨花,又叫大花茉莉,直立灌木。枝条下垂,有角棱。叶片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7枚,椭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花单生或数朵成聚伞花序顶生,白色,有芳香。花期为6~7月。产于云南、广西。越南、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均有分布。

探春花,又叫迎夏,半常绿灌木。枝条开张,拱形下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枚,卵形或椭圆形。花黄色,成顶生多花的聚伞花序。浆果椭圆状卵形,绿褐色。花期5月,果期12月。原产我国中部及北部。[2]

云南黄素馨,又叫云南迎春,常绿藤状灌木。小枝无毛,四方形,具浅棱。叶片对生,小叶3枚,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1枚较大,基部渐狭呈一短柄,侧生2枚小而无柄。花单生,淡黄色,具暗色斑点,花瓣较花筒长,常近于复瓣,有香气。花期3~4月。原产云南,现各地均有栽培。

素方花,半常绿灌木。小枝细,有角棱。叶片对生,羽状复叶,小叶5~9枚,卵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聚伞花序顶生,有花数朵,白色,有芳香。花期6~7月。产于四川、云南、西藏。

6使用价值药用价值

迎春花可入药,主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解热发汗、利尿;其叶可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肿毒恶疮、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等,中医常用验方有:

  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迎春花15克,水煎服。

  治小便热痛:迎春花、车前草各15克,水煎服。

  治月经不调:迎春花根30克、红泽兰根15克,炖猪肉服食。

  治痈肿恶疮、无名肿毒:迎春花阴干为末,酒冲服6~9克;或迎春花或叶30克,水煎服;或用嫩尖和叶捣烂敷患处。

  治臁疮:迎春花适量,研为细末,调麻油敷于患处。

  治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迎春花适量,捣烂外敷患处,或用迎春花叶15克,水煎服。

  治阴道滴虫病:迎春花叶、苦参各适量,水煎冲洗阴道。

园林用途

迎春花迎春枝条披垂,冬末至早春先花后叶,花色金黄,叶丛翠绿。在园林绿化中宜配置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房屋周围也可栽植,可供早春观花。迎春的绿化效果凸出,体现速度快,在各地都有广泛使用。栽植当年即有良好的绿化效果,在山东、北京、天津、安徽等地都有使用迎春作为花坛观赏灌木的案例,江苏沭阳更是迎春的首选产地。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北方,主要分布在华北、辽宁、陕西、山东等省。迎春花较耐寒,喜阳光,耐旱但不耐涝。繁殖以分株、压条、扦插为主。多用来布置花坛,点缀庭院,是重要的早春花木。

各地常有栽培,供观赏;中国中部和北部各省也有分布。叶入药,消肿解毒,治肿痛恶疮,跌打损伤;花能解热利尿,治发热头痛,小便热痛。叶和根均含丁香苷和迎春花苷。用扦插或压条繁殖。

7鉴定区分

迎春和连翘

同属木犀科落叶灌木,在中国各地广泛栽培;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相近的时间开花,花黄色,先开花后长叶,因此,很多人并不能很好的区分这两种植物。其实,它们的区别是明显的,具体如下:

1)迎春老枝灰褐色,小枝四棱状,细长,呈拱形生长,绿色。叶全为三出复叶,呈十字形对称生长,叶片较小,卵状椭圆形,全缘,先端狭而突尖。花单生、黄色,高脚碟状,着生于头年生枝条的叶腋间。而连翘枝条为圆形,小枝浅褐色,茎内中空,常下垂,叶片较大,形至长椭圆形,上半部分有整齐的锯齿,下半部分全缘。单叶或3叶对生,其中顶叶较大,两侧叶小。花金黄色,花瓣较宽。

2)迎春的小枝绿色,而连翘的小枝颜色较深,一般为浅褐色。

3)迎春花的花每朵有6枚瓣片,连翘只有4枚。

4)迎春花很少结果实,连翘花结果实。[3]

迎春花和野迎春(云南黄馨)

同属木犀科素馨属植物灌木,在中国也广泛栽培;两者十分相似,但也有一定区别:

1)迎春花为落叶灌木,先花后叶,盛花期无叶。野迎春(云南黄馨)为常绿灌木,花期有绿叶。

2)迎春花的花筒长,野迎春(云南黄馨)的花筒短。

3)西安一带的迎春花从2月末开至3月份,开花比同地区的梅花更早。而野迎春(云南黄馨)在西安一带的花期常为4月初,比迎春花晚一个月左右,明显晚于梅花。

4)迎春花属落叶灌木,而野迎春(云南黄馨)属常绿灌木。

5)迎春花先开花后长叶,而野迎春(云南黄馨)是花叶同时出现。

6)迎春原产于我国北方及中部各省,在华北地区栽培极为普遍,因而又有“北迎春”之称。而云南黄馨原产于我国华南和西南的亚热带地区,在南方栽培极为普遍,习惯称“南迎春”。

8文化拓展诗词

1、唐·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

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迎春花:白居易(~),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

2、宋·刘敞《迎春花》

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

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刘敞(-),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字原父。世称公是先生。临江新喻(原江西新余市,今樟树市黄土岗镇)人。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3、宋·韩琦《迎春花》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韩琦(8—),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唐代白居易诗《代迎春花召刘郎中》以及宋代韩琦《中书东厅迎春》和明代周文华撰《汝南圃史》均有记载,迎春花现在为河南省鹤壁市的市花。

散文

浮生拾慧---迎春花(黄廷法文)

花木报节令,虫鸟说农时。自然之中,能最早报告春天消息者,迎春花、水中鸭也。有诗为证:宋人王安中赞迎春花云:“勾引春风到池馆,春前花发自迎春。”苏子瞻也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迎春花花王牡丹,花后月季,花相芍药,茉莉海棠二淑女,梅兰竹菊四君子;瑞香香妨它花,丹桂树下百草不生,二者当为小人。天工开物,秉性各异,世人也因之给予了不同封号。而百花王国中如此诸多的达官贵妇们总需有个侍女,不知迎春一花能否当得?

是它最先预告春信,是它最早迎春进门,是它以灿烂的花事渲染过春信之后,即把花事接力棒交给了樱桃,交给了望春。二十四季花信风,百花于其身后才次第有序开放,装点着春夏秋冬。而它,则在迎春进门之后,回归于沉寂,只是以碧绿的枝条陪衬着百花,直至叶落为泥。

迎春,拂去隆冬雪,弄作满枝黄。明花出枯萎,东风第一香。也因其是春来第一花,是以颇得古文人青睐。白乐天有诗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然好者好,恶者恶,宋时刘敞就有贬迎春花一诗云:“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

红楼十二钗中,有贾府二小姐名唤“迎春”,此女落落寡合,不喜与众钗黛为伍,颇类迎春花凌寒独开之禀性。

9相关资料

迎春开花所需条件

迎春花能在冬末早春料峭的寒风中绽出一串串金黄色的小花,如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给冷漠的早春带来一

派盎然的春意,初夏时节,绿叶葱葱,枝条婆娑潇洒,四时可观,因此受到普遍欢迎,被人们广为栽培。

迎春花此花的繁殖比较容易,使用分株、压条、扦插都可以。分株宜在春季展叶前进行。其叶枝条着地都会产生不定根,所以在生长季将枝压入土中并加以固定,不必刻伤,一般都能发出生命力旺盛的嫩枝。用扦插法也很容易成活,只需取半木质化嫩枝10厘米左右,插入砂或土中,保持湿润,经过2周就可生根。在早春和梅雨季节,还可选取姿态较好的老枝进行扦插,成活后,稍加绑扎修剪,就可成为一株颇有古意的小盆景。迎春花生长旺盛,适应性强,耐寒也耐旱,但怕水涝,喜阳也稍耐明,不难栽培。但要取得着花繁密的效果,则需要进行比较科学合理的养护。首先,要进行必要的修剪,迎春的花朵多集中在一年的枝条上,二年生枝着花较少,所以每年花后要对花枝进行重截,只留基部3-4个芽,弱枝应少留。当新梢长到一定长度时,根据盆株大小和株形的相称程度进行摘心,或反复短裁,以促进分枝,7月中旬以后一般不再短截,这样可达到抑制新梢旺盛生长,有利新梢充实和花芽的形成。而且经过多次短截之后,可以避免枝条冗长,省去盘扎的麻烦。

春天花后要修剪,并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或基肥,并在生长季每隔半月施一次粪肥。再记住在生长后期增施些磷、钾肥,这样才能在修剪后,促进多发壮枝。日常管理,土壤以保持湿润偏于为主,不干不浇,气候干燥时,可迢当绩水增加湿度,雨后要防止盆中积水。在夏季烈口当头出现高温时,将它移至半阴处,则更有利其生长。春节前后,将其连盆移入温室或塑料大棚中,室温保持15℃左右,约15天就可见花。

迎春花的栽种,用盆与养护?

栽种与用盆

  迎春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旱、耐碱、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中性、微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但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栽种一般在花凋后或9月中旬进行。如欲培养成提根式,可在栽种时把根适当提高一些,但一次不要提得太高,否则对生长不利。因为迎春花是黄色的,栽种时宜选用淡蓝、紫红、黑色的盆钵,使盆钵和花的颜色相协调。如果栽培得法,它将春天黄花满枝,夏秋绿叶舒展,冬天翠蔓婆娑,四季都充满春意。

  养护管理

  (1)、场地。刚栽种或刚换盆的迎春,先浇透水,置于蔽荫处10天左右,再放到半阴半阳处;养护一周,然后放置阳光充足、通风良好、比较湿润的地方养护。在冬天,南方只要把种迎春的盆钵埋入背风向阳处的土中即可安全越冬,在北方应于初冬移入低温(5℃左右)室内越冬。欲令迎春提前开花,可适时移入中温或高温向阳室内,如放置13℃左右室内向阳处,每日向枝干叶喷清水1~2次,20天左右即可开花;如置于20℃左右室内向阳处,lo天左右就可开花。开花后,室温保持在8℃左右,并注意不要让风对其直吹,可延长花期。花开后,室温越高,花凋谢越快。

  (2)、浇水。迎春喜湿润,尤其在炎热的夏季,除每日上午浇一次水外,在下午还应适当浇水。为保持小环境湿度,应经常向地面喷水。迎春怕盆内积水,在梅雨季节,连续降雨时,应把盆放倒或移至不受雨淋处。冬季气温低,水分蒸发少,应少浇水。

  (3)、施肥。栽种迎春时,应在盆钵底部放几块动物蹄片作基肥。在迎春生长期,要每月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7~8月份是迎春花芽分化期,应施含磷较多的液肥,以利花芽的形成。如在开花前期,施一次腐熟稀薄的有机液肥,可使花色艳丽并延长花期。

  (4)、整形。迎春花萌发力强,在生长期间要经常摘心,剪除或剪短某些枝条,才能保持树形。花凋后应把枝条剪短,一般仅留2~3个芽,主枝可适当多留几个芽,新枝生出后,如养护得当,花蕾丛生。

10相关传说

嵩山虎头峰和万岁峰中间有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沟,沟口有两块磨盘大石头,石头上各有一个圆坑,形状极似马蹄,当地群众把这两个坑称做“马蹄坑”,把这两块石头称做“马蹄石”,据说这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马蹄印。

  相传大禹骑的马是神马,它力气很大,跑得快,能翻山过河,大禹靠它渡过了许多难关。神马的耳朵还非常灵敏,能辨别风声的大小,会预测气候的变化。每当快起大风时,它便停蹄不走,张着嘴,望着主人,“咴,咴,咴”,大叫三声。据说大禹治水是先治外地的洪水,而把家乡嵩山一带放在了最后。大禹在治理完家乡颍河的洪水后,正准备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一则从感情上弥补一下妻子涂山姚,二则也好教育教育小夏启。谁知大禹刚刚在家待了三天,就有消息传来说嵩山北麓的黄河又开始泛滥,荥泽大浪滔天,洪水四溢,如果决口后果不堪设想。

  大禹就和涂山姚再一次告别,涂山姚看着大禹心急火燎的样子,又是心疼又是气恼地说:“哎,你真是麦秸火脾气,说走就走,嵩山这么大,难道你能插翅膀飞过去?”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大禹心想:是啊,如果能一下子飞过嵩山,就可以节省好多时间。

  大禹摸了摸神马的头说:“你能驮我飞到嵩山北麓吗?”谁知神马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下大禹高兴坏了。于是,大禹就骑着马走出了家门。

  大禹想先看看荥泽的水势,就来到了草岭坡下,正准备驱马飞过嵩山,谁知神马停步不前,“咴,咴,咴”叫了起来,一会儿便刮起了大风,逍遥谷里黄沙漫天,迷住了神马的眼睛,大禹只得勒转马头,退了回来。风停之后,大禹又骑上神马准备一跃而过嵩山,谁知神马又停下来,“咴,咴,咴”叫了起来,大禹一看西天浓雾滚滚,浓雾一下子就把少室山裹了个严严实实,一会儿太室山也大雾弥漫,使神马看不清东西南北,大禹只好耐住性了,掉头而回。等了好长时间,大雾终于散去。俗话说,事不过三。大禹拍了拍马头说:“加一把劲,这次一定要飞过去!”神马明白主人的意思,点了点头,仔细瞅了瞅地势,发现虎头峰和万岁峰中间山沟沟口有两块巨石,立刻昂起脖子,前蹄便踏了上去,大禹也屏息敛气,紧紧抓住马缰绳,然后神马前蹄踏着巨石,后蹄一蹬,纵身腾空而起,用尽全身力气,飞过了嵩山,平安落到了嵩山北麓。

  因为神马使劲太大,一对前蹄在巨石上蹬出了两个马蹄窝,后来群众就把这两块石头叫做马蹄石,把这条山沟称做“马蹄沟”。迎春花很早很早以前,地上一片洪水,庄稼淹了,房子塌了,老百姓只好聚在山顶上。天地间整天混混沌沌,连春秋四季也分不清。

  那时候的帝王叫舜,舜叫大臣鲧带领人们治水,治了几年,水越来越大。鲧死了,他的儿子禹又挑起了治水的重担。禹带领人们察找水路的时候,在涂山遇到了一位姑娘,这姑娘给他们烧水做饭,帮他们指点水源。大禹感激这个姑娘,这姑娘也很喜欢禹,两人就成亲了。禹因为忙着治水,他们相聚了几天就分手了。临走时,姑娘把禹送了一程又一程。当来到一座山岭上时,禹就对她说:“送到什么时候也得分别啊!我不治好水是不会回头的。”姑娘两眼吟泪看着禹说:“你走吧,我就站在这里,要一直看到你治平洪水,回到我的身边。”大禹临别,把束腰的荆藤解下来,递给姑娘。姑娘摸着那条荆藤腰带,说:“去吧,我就站在这里等,一直等到荆藤开花,洪水停流,人们安居乐业时,我们再团聚。”大禹离别姑娘就带领人人踏遍九州,开挖河道。几年以后,江河疏通,洪水归海,庄稼出土,杨柳发芽了,人民终于安居了。大禹高高兴兴连夜赶回来找心爱的姑娘。他远远看见姑娘手中举着那束荆藤,正立在那高山上等他,可是,当他到眼前一看,原来那姑娘早已变成石像了。

  原来,自大禹走后,姑娘就每天立在这山岭上张望。不管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从来没走开。后来,草锥子穿透她的双脚,草籽儿在她身上发了芽,生了根,她还是手举荆藤张望。天长日久,姑娘就变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一起了,她的血浸着荆藤。不知过了多久,荆藤竟然变水青、变嫩,发出了新的枝条。禹上前呼唤着心爱的姑娘,泪水落大石像上,霎时间那荆藤竟开出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儿。

  荆藤开花了,洪水消除了。大禹为了纪念姑娘的心意,就给这荆藤花儿起个名叫“迎春花”。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
白癜风能彻底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uejif.com/yjjg/123.html